565net必赢最新版
【学者声音】杨青娟:成都应如何构建海绵城市

点击量:3679 日期:2016/03/27 作者:媒体中心 编辑: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要“支持海绵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在今年全国各省市召开的两会中,海绵城市已经成为下一阶段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高频关键词。在更注重绿色发展的“十三五”,人与水如何和谐共处,我们将在怎样的城市诗意地栖居?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给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时间表”。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成都,应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推进海绵城市建设?3月23日,《成都日报》理论周刊“新知与新论”栏目刊载了公司建筑与设计学院杨青娟副教授的理论文章《成都应如何构建海绵城市》。杨青娟老师长期致力于海绵城市研究,曾在澳大利亚国家水敏城市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为《成都天府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评审专家。

 

成都应如何构建海绵城市

杨青娟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是单纯的工程累积和技术措施的运用。其中涉及供水、雨水、污水处理排放等多种与水相关的工程系统的整合,也涉及和城市绿地、交通、公共空间其他功能的整合,因此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要把相互关联的以前“被独立管理”的各环节进行综合统筹考虑,思考全方面的解决方案,并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大局中。

在2013年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海绵城市,让自然做功。2014年10月住建部颁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其中明确表述“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实质上来说,海绵城市就是要在城市区域内实现就地滞洪、减少雨洪灾害、控制非点源污染、资源化利用雨水等多个目标的可持续雨洪管理。目前海绵城市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被看作是国家生态转型的缩影。

海绵城市建设对于成都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在海绵城市推广之前,成都就已经开始了相关探索,比如规划管理规定中要求根据建设面积配置蓄水池,推动雨水的资源化利用,也开展了防洪排涝规划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成都准备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之际,政府相关部门、设计机构和工程建设企业都在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些问题的思考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


 

充分立足本地现实情况  合理制定海绵城市战略

国家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里面对雨水管理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建设要求,其中将我国大陆地区分成了五个区,给出了各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限值。在这些大的规范要求下,各个城市应该进一步基于详细的前期研究,对本区域的气候、城市水资源现状、土壤植被等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城市、区域等不同层级合理制定关于水质和水量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避免简单的建设指标设定造成设计单位将海绵城市机械地理解成控制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比例等指标。这是海绵城市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这个过程既要向国际上先进国家学习,避免重复其他国家犯过的错误,同时也更需要根据本地情况的技术创新。

协调多专业管理与设计  突破各系统与专业藩篱

可持续雨洪管理涉及建筑、规划、风景园林、市政工程、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需要进行多方合作。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各专业机构设置、设计院规模与工种等各种原因,使得多专业团体的合作很难保证。各专业的知识壁垒会严重影响海绵城市设计和研究的实际效果。因此有效协调多专业的管理非常必要,协调应在两个层面展开。在政府职能部门层面,需要在明确的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下把各利益相关方“统战”起来,认清各自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责权利,才能主动地协调合作。在行业专业人士的层面,需要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路线,这个技术路线需要把各专业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重要作用弄清楚,保证各专业之间的协同配合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重视公共数据平台构建  精准模拟确保实战效果

地方气象资料、水文资料也是海绵城市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但在实际中分别在不同机构管理,规划设计和研究机构往往很难获取。在澳大利亚,政府开辟有专门的网页,可以查询各地与雨洪管理相关的气象、土壤的信息。同时结合指定的常用模拟软件,相应建设导则中还有常见的当地参数。这些努力保证了设计部门能很准确地模拟控制雨洪管理效果。成都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建立开放的设计资料和数据库,推广相关设计规范和方法,保证可持续雨洪管理的设计和建设效果。

政府推动是主导力量  四个方面应重点着力

不同于手机等产品由企业主导的社会技术转化,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政府大力推动。根据社会技术转化理论,成都市政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更好地促进海绵城市建设:

一是构建创新性社会,鼓励技术创新,推动海绵城市相关技术发展。可以结合示范工程进行技术实践探索和追踪研究。

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充分利用政府在法律规定下的各种行政方法和手段,建立良好的法规和制度,保证海绵城市相关技术转化的规范,同时引导和促进技术转化,鼓励实践运用。

三是完善机构设置和管理流程,促进各个领域的相互沟通,协调各个机构共同进行可持续雨洪管理系统各个环节的建设和管理。

四是加强公众教育,建立生态价值导向,建立技术转化的宏观社会环境。政府应该加大投入,通过媒体宣传、公众参与、设计、管理和维护人员培训、示范工程宣传等方式,让广大民众了解这种管理系统的生态价值和效应。

(链接:http://news.swjtu.edu.cn/shownews-12066-0-1.shtml